威望: 0
级别: 副厅级
魅力:
经验:
金钱: 30574 刀
来自: 保密
鉴定: 已设置保密
总共发表: 447 篇
总共回复: 634 篇
发帖总数量: 1081 篇
登陆次数: 347 次
注册日期: 2014/09/18
|
|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
歼20的三大致命的失败之处 铁血观世界 |2022-01-16 首先要肯定,歼20战斗机作为目前为止第三世界唯一一款已经可靠服役的战斗机代表了中国战斗机制造的最高工艺。但是他仍然有两大致命的失败之处: 1.当初预想的战场环境已经改变2.激进的气动设计导致改进的冗余度不足,难以像F35一样实现多用途3.操控性没有大疆好 【1】.预想的战场环境已经不存在 歼20战斗机,最终是撞上了技术能力不足和初始概念设计错误的双重问题。 歼20初始的战术用途,和歼9大致是相同的,就是立足国土防空,高速截击敌方高价值目标,通过打击敌方网络关键节点的方式,在以少打多的情况下,瘫痪对方网络化系统。 对于歼20初始概念设计的90年代期间,这样的思路是非常正确和合理的,因为当时北约空军的网络系统必须要通过网络中心的预警机,但是事实上,尤其是在拥有了F22之后,北约通过演习,同样发现了传统网络化的问题,并且在新一代的F-35中,成功实现了去中心的网络化。 与此同时,信息权的极大加强,也提高了预警机这种大型目标的生存力。可以说歼20的初始目标就此消失,而不得不从2010号原型机开始,重新改造,试图通过加强Situation Awareness能力去做多种任务,进而不可避免的拖慢了研发进度。 【2】.改进冗余度不足,多用途能力差 为了让歼20在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实现F-22的4s的技术指标,611所用出了相当激进的方案,大后掠小展弦比机翼+长机身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的减小超音速阻力。 但是这种过于激进的设计,反倒极大的限制了歼20的多用途性能:①首先,过小的弹仓,使得歼20没法塞进2000磅大炸弹,进而也就失去了像F-35一样攻击SAM的能力,导致在SEAD上不得不使用三代机平台J16; ②其次,过于靠后的主翼,严重限制外挂能力,导致歼20到现在,也没有像苏57那样,外挂大型对面导弹;③第三,大后掠小展弦比的机翼也严重限制了亚音速的升阻比,进而影响了亚音速的机动和能量。 在隐身性重要性逐步降低,信息优势重要性逐步上升的今天,这种劣势几乎是致命的。 因为信息权优势可以撕碎隐身的外衣,而转弯性能的劣势,容易让飞机在BVR的持续占位和躲导弹中能量消耗过度而最后被击落,而WS15的研发失败,则让这种窘境雪上加霜。 因此,歼20即使是对付F-18E Block 3和F-15EX这种暴改新式三代机,歼20也占不了什么优势;④最后,歼20过于激进的气动设计,还彻底封死了上舰给海军用的可能性。 【3】.操控性没有大疆好 总体来说,初始设计的失败,造成了歼20目前可怜的干嘛嘛不行的窘境。
 |
|
| |